科學精準筑牢疫情防控安全防線——忻州市疫情防控相關政策解讀
輿情忻州12月2日消息 忻州市按照第九版疫情防控方案和二十條優化措施要求,科學精準優化細化防控舉措,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狙擊戰攻堅戰。為進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學性、精準性、有效性,省疾控中心傳防科科長、主任醫師董阿莉,市疾控中心傳防科科長、副主任醫師王曉霞,就居家健康監測、居家隔離醫學觀察、如何預防氣溶膠感染等疫情防控政策措施做了詳細解讀。
省疾控中心傳防科科長、主任醫師董阿莉
市疾控中心傳防科科長、副主任醫師王曉霞
問
這次疫情發生以來,針對與感染人員有交集的人群,忻州市要求主動報備,配合做好疫情防控。有些需要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有些需要居家健康監測,那么居家隔離醫學觀察和居家健康監測有什么區別呢?
王曉霞:1、適用對象不同。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是密切接觸者中的特殊人群、解除集中隔離后的密切接觸者和入境人員、高風險區外溢人員及其他經專業人員評估無法進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的人員。居家健康監測是結束閉環作業的高風險崗位從業人員、新冠肺炎感染者出院(艙)人員及其他經專業人員評估需進行居家健康監測的人員。
2、居住環境要求不同。居家隔離醫學觀察人員最好單獨居住,如條件不允許也應單人單間,保持通風,用餐限制在隔離房內,并在相對獨立的隔離室放置桌凳,作為非接觸式傳遞物品的交接處。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使用單獨衛生間,避免與其他家庭成員共用衛生間。與其他家庭成員近距離接觸時必須規范佩戴口罩。而居家健康監測應選擇通風較好的房間居住,盡量保持相對獨立,避免與家人近距離接觸,提倡分餐制。為了避免感染同住人員,建議有居家隔離人員的家庭成員盡量投親靠友,讓其獨立居家,盡量減少陪同人員感染。
3、外出管理要求不同。居家隔離醫學觀察人員禁止外出,對因就醫等確需外出時,經所在社區醫學觀察管理人員批準后,安排專人專車,全程做好個人防護,落實閉環管理。居家健康監測人員是非必需不外出,如就醫等特殊情況必需外出時做好個人防護,規范佩戴N95/KN95顆粒物防護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4、核酸檢測要求不同。居家隔離醫學觀察人員的核酸檢測由社區組織采樣人員定期上門采集(7天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的分別在第1、4、7天采集,3天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的分別在第1、3天采集)。居家健康監測人員根據防控要求配合完成核酸檢測(3天居家健康監測的在第3天采集1次核酸)。
5、消毒清潔管理不同。居家隔離醫學觀察人員居住的樓層走道、樓梯等場所,需每天由專業人員進行一次消毒,至少清理一次垃圾,必要時及時清理;對于家庭內臺面、門把手等日常接觸的物品表面及地面、衛生間等,每天至少消毒、清潔一次。居家健康監測人員居住的房間只需保持室內通風,做好居家日常清潔和消毒。
問
目前研究顯示,氣溶膠是新冠病毒的傳播載體之一,當病毒暴露在局部氣溶膠系統時,就很有可能會隨著氣溶膠而飄散,出現氣溶膠傳播,我們如何預防氣溶膠感染?
董阿莉:氣溶膠是指固態或液態微粒懸浮在氣體介質中、直徑在0.001-100微米之間的微小顆粒物組成的系統。呼吸、咳嗽、說話、吐痰、嘔吐、如廁(水沖洗)等活動都可產生氣溶膠。而氣溶膠傳播是指直徑約為0.1微米的新冠病毒,可附著在塵埃、飛沫上,或是失去水分的飛沫核上,以氣溶膠的形式進行“空氣傳播”。下水道過于干燥或沒有回水彎,就失去了防護,下水道公共管道中的氣溶膠就可能隨著氣流進入到同單元上下樓的家中。及時保證回水彎存水,水會封住管道,有效防止氣溶膠進入。家里的下水道口,記得每天注水2次以上,每次不少于350毫升,或者用水包封堵;預防氣溶膠傳播,還要注意沖馬桶時蓋上蓋子、定期開窗通風,關閉油煙機、排風扇等氣道,關閉中央空調,用塑料袋裝水,扎緊口子,放在地漏上,封堵下水道氣溶膠的傳播。
問
在日常防護中,不戴口罩和戴口罩,感染概率有多大區別?
董阿莉:陽性不戴,你也不戴,感染率90%;陽性不戴,你戴好,感染率30%;陽性戴好,你不戴,感染率5%;陽性戴好你戴好,感染率1.5%。
問
什么樣的口罩能達到有效防護?
董阿莉:醫用外科口罩,可以阻隔至少95%的飛沫以及至少30%的氣溶膠,對阻斷病毒以及細菌傳播有一定的幫助;N95或KN95口罩中含有吸附層以及過濾層,能有效地將病毒和細菌阻擋在口罩外面。因此正確地使用以上口罩,則被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幾率比較低。一次性口罩,只能阻擋飛沫,因此使用此類口罩被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概率相對較高。相比之下,N95或KN95口罩的防病毒效果是最好的,因為它可以過濾95%以上的病毒。
問
這次疫情中,我們身邊有些陽性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不愿意去集中隔離,那么今天就請您談一談為什么密切接觸者要進行集中隔離?
王曉霞:密接就是病例出現癥狀前2天,或者無癥狀感染者采樣前2天開始,與其有近距離接觸且未采取有效防護的人員。根據評估發現,密切接觸者檢出陽性時間在3天內的比率為81.4%,4天的時候達到90.1%,5天的時候達到94.5%,7天的時候達到99.7%,根據這些結果呢,將隔離期限優化為5+3,就是5天集中隔離加3天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經過這8天的管控,大多數陽性密接都會被及時檢出。
咱們現在有些人對集中隔離有一些畏難情緒,覺得去了后會不會生活上不方便呀?會不會加大感染幾率呀?其實這些擔心都是不必要的。在家中自行隔離的風險是很大的,有專家指出,密接的發病率同居一室的親屬為17%,其他社會關系的密接發病率為3%。如果不及時隔離,將加大傳播給家人和鄰居的風險。所以為了大家的健康考慮,我們作為密接,應該積極配合社區和防控辦的安排,主動隔離,降低疫情傳播風險。
問
密接出隔離點、感染者出方艙、出院后應該注意什么?
董阿莉:按照目前的疫情防控政策,密切接觸者從集中隔離場所回到社區,要繼續進行3天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感染者解除隔離管理或出院后,要繼續進行7天居家健康監測,佩戴口罩,有條件的居住在通風良好的單人房間,減少與家人的近距離密切接觸,分餐飲食,做好手衛生,避免外出活動。
責任編輯:劉冰
1、凡本網注明“來源:互聯網輿情忻州”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互聯網輿情忻州(本網另有聲明的除外);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與本網簽署相關授權使用協議的單位及個人,應注意該等作品中是否有相應的授權使用限制聲明,不得違反該等限制聲明,且在授權范圍內使用時應注明“來源:互聯網輿情忻州”。違反前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互聯網輿情忻州)”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網站聯系電話:18295883981 郵箱:hlwyqxz@163.com
熱度排行

推薦
